课程简介
图形用户界面( GUI ) 是用户通过图形图标和视觉指示(例如辅助符号)与电子设备交互。使用GUI 是为了避免命令行界面( CLI)学习曲线过高的问题,以节约计算机键盘键入命令。在GUI设计中,视觉构图和时间行为是人机交互领域软件应用程序编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提高存储程序底层逻辑设计的效率和易用性。GUI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是确保设计中引入的视觉语言能够很好地适应实际任务。
图形界面用户( GUI )通过操作持有数据类型的可视化小部件与实现用户目标所必需的信息交互。通常表现为“模型-视图-控制器”灵活的结构,界面独立于应用程序功能并间接链接到应用程序功能,因此可以轻松定制 GUI。用户可以随意选择或设计不同的皮肤或主题,简化了设计人员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更改界面的工作。好的 GUI 设计与用户的关系较多,与系统架构的关系较少。
图形界面用户( GUI ) 可以根据垂直市场的需求设计为特定应用的 GUI。例如,自动柜员机(ATM)、餐厅的销售点(POS) 触摸屏、 零售店的自助结账系统、航空公司的自助购票和值机系统、火车站或博物馆等公共场所的信息亭,以及采用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嵌入式工业应用中的监视器或控制屏幕,以及新型汽车的导航系统和多媒体中心,或导航多媒体中心的组合。
图形界面用户( GUI ) 使用多种技术和设备来提供一个可供用户交互的平台,收集和生成信息。符合视觉语言的元素能偶让计算机技能有限的人也能更轻松地操作和使用计算机软件。最常见的组合元素为窗口、图标、文本字段、画布、菜单、指针( WIMP ) 范式等。
课程内容
一、GUI设计的跨学科属性:认知心理学、人机交互、美学
-
格式塔原理(整体优于部分):信息分组、对齐一致性、卡片式布局
-
费茨法则:按钮变大、靠近、减少精细操作需求
-
希克法则:限制选项数量、分层级展示、菜单分类
-
认知负荷理论:界面简洁、渐进呈现、避免信息爆炸
-
操作条件反射(正强化):成就系统、音效奖励、任务完成动画
-
自我决定理论:给予自主选择空间,如界面主题切换
-
安全感建构(马斯洛):错误提示清晰、撤销按钮、确认交互